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紧急预警:新型钓鱼建群诈骗在全国迅速扩散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近日发布紧急预警,揭露一种结合木马病毒与社交群聊诈骗的新型网络犯罪手法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蔓延。诈骗分子通过伪造社保局、学校等机构官方文件,诱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从而控制受害者手机,窃取社交账号权限,自动创建群聊并实施进一步诈骗活动。此类骗局已导致大量用户遭受严重财产损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高度警惕。
诈骗手法解析
诈骗团伙首先通过群发伪装成官方文件的带毒链接或附件,诱骗用户点击。一旦用户点击,木马病毒便迅速感染设备,窃取受害者的社交账号权限。病毒随后自动登录受害者的社交账号,创建多个群聊,并将受害者的好友全部拉入群内。诈骗分子通过设置全员禁言,发布虚假的政府补贴政策或优惠活动信息,诱导群内成员扫描二维码进入钓鱼网站,从而窃取银行卡信息并实施盗刷。部分受害者因未能及时发现异常,导致银行账户资金被迅速转移。
平台应急响应
为应对这一新型诈骗,各大互联网平台已迅速采取行动:
- 钉钉:启动人脸核验机制,强化账号登录安全验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
- 微信:加强恶意链接的风险提示功能,自动拦截可疑链接并警告用户。
- QQ:升级防护系统,自动拦截含病毒的可疑附件,降低用户误点风险。
警方防范建议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郑重提醒广大网民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 增强安全意识:切勿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附件,尤其是声称来自官方机构的通知文件。
- 开启设备保护:立即启用社交平台的登录设备保护功能,定期检查并清理陌生登录设备。
- 及时应对措施:若不幸点击可疑链接或发现账号异常,应立即截屏保存诈骗证据,退出相关群聊,修改所有关联账号密码,并解绑银行卡,联系银行冻结账户以防止进一步损失。
- 加强信息核验:面对涉及资金的操作,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避免因贪图小利而落入陷阱。
社会共同应对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抵御新型网络诈骗的侵害。如发现类似诈骗行为,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警方追查犯罪团伙,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