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破获特大封建迷信诈骗案,92人被捕,涉案金额逾4600万元,1400余人受害
近日,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布消息,南京秦淮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以封建迷信为幌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此次行动在全国多个省市同步展开,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2名,其中88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查,该团伙涉案资金超过4600万元,受害群众遍布全国18个省份,达1400余人。
案件源于今年3月,南京秦淮区居民赵阿姨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段内容:“家宅不安,多因气场紊乱,调对了风水,家人平安自会来……”这句话正好击中了赵阿姨独居的心结。她的老伴去世多年,女儿在外地工作,夜晚时常感到孤独和担忧。
赵阿姨通过视频提供的联系方式添加了所谓“班主任”的微信账号,开始免费学习“风水课程”。“班主任”每日嘘寒问暖,表面关怀备至,实则悄悄套取她的家庭状况、健康信息和经济情况。免费课程结束后,“班主任”推荐3999元的“高阶课程”,由“督导师兄”一对一指导。尽管犹豫,赵阿姨最终报名。
“督导师兄”每天电话“督学”,不久后以女儿可能遭遇“血光之灾”为由施加心理压力,并用他人悲惨案例恐吓赵阿姨。被吓哭的她最终掏出近3万元“消灾费”,相信“大师”能够做法消灾。
事后,赵阿姨将情况告诉女儿,女儿立刻察觉有诈,远程报警。警方初步调查发现,这远非普通封建迷信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网络精心策划的新型诈骗团伙。
警方从赵阿姨提供的多个账号、电话号码和企业微信号入手,追踪到一家注册在南京的传媒公司。调查显示,该公司于2024年初经营直播卖化妆品,随后突然转型为线上“风水课程”推广,但根本不研究风水,而是派员工外出学习诈骗手法。
2024年11月,该诈骗团队正式上线,披着“传媒公司”外衣进行诈骗。公司法人代表频繁更换、收款账户多变,员工工资通过个人银行卡发放,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张精心布局的诈骗网络。
南京警方迅速组建专案组,集合刑侦、网安、技侦等多部门力量。通过分析1万余条通话记录、1000余个微信账号和10余个视频账号,绘制出覆盖多省的犯罪网络。警方追踪4600万元资金流向,发现复杂的洗钱手法,掌握了完整受害者名单、诈骗话术和财务流水,理清了团伙“引流—收割—维护”的完整犯罪链条,锁定以张某为首的核心成员。
该团伙在南京江宁区某写字楼构建了“诈骗工厂”,分工明确,从管理层到销售、讲师、中控、财务等环节各司其职,严格按照“销售流程”和“话术台本”行骗。第一步是精准“引流”,通过拍摄短视频吸引关注,专挑中老年人关心的“健康”、“子女”、“财运”等话题。随后,“班主任”以免费课程为诱饵,套取客户详细资料并建立档案,标明存款和收入情况。
第二步是深度“收割”,购买高阶课程后,受害人被转给“督导师兄”,通过恐吓“家人有灾”或“将遭破财”,诱骗受害人支付数万元“消灾费”。所谓“大师做法”不过是团伙成员事先录制的视频。直播过程中,中控部门删除质疑评论,安排内部人员发布虚假好评,营造“成功案例”假象。财务部门按业绩发提成,激励销售积极行骗。
该团伙还设立“合规部门”,专门研究规避法律风险。管理层与各团队单线联系,要求员工与受害人通话不留文字记录,甚至让受害人承诺90天内不向外透露信息。遇投诉即退款,警方介入则团队“居家办公”避风头。
经过近三个月缜密侦查,警方全面掌握该团伙组织架构、资金通道及窝点。7月23日,秦淮警方动员300余名警力,在全国多地同步收网,现场查获电脑50余台、手机100多部、书证资料300余份、银行卡200多张、涉案视频800多G。受害者详细信息被整理成表格,涵盖个人经济状况、家庭琐事甚至生辰八字和户型图,为精准诈骗提供“弹药”。
此次行动标志着南京警方对新型网络诈骗的有力打击,也提醒公众警惕伪装成“风水”“迷信”背后的诈骗陷阱,切勿轻信陌生网络推销,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