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护照的要注意了,钱可能“打水漂”!
2025年6月14日,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签署了一份政策备忘录,正式要求全球36个实施“公民投资入籍计划”(CBI)的国家,在未来60天内(即截至2025年8月13日)满足一系列更为严格的身份审查和信息共享标准。
一旦这些国家未能达到美方要求,美国将对其实施签证禁令,限制该国公民进入美国。
与此同时,欧盟方面也在同步推进立法程序,拟对审查机制薄弱、合作度低的CBI国家暂停申根免签待遇。这项新规最早可能于2025年9月生效,影响面广泛。

什么是CBI国家?
CBI,即“Citizenship by Investment(投资入籍)”的缩写,是指允许外国公民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如购置房地产、捐资国家基金、设立企业等)快速获得本国国籍的国家。
这类国家多数为经济体量较小、对外资依赖度较高的岛国,常见的包括:
圣基茨和尼维斯
多米尼克
安提瓜和巴布达
圣卢西亚
瓦努阿图等
事件可能引发的多重影响:
对CBI国家构成严重冲击
CBI项目是部分小国吸引外资、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一旦遭到美国或欧盟签证政策的限制,这些国家的护照“含金量”将大幅下滑,从而削弱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影响国家财政与经济稳定。
护照持有者面临出行便利性下降
如果相关CBI国家未能配合美欧提出的审查与合作要求,其护照持有者将可能失去免签进入美国及申根国家的资格。这对于原本希望通过CBI获得“全球通行证”的高净值人士来说,无疑是重挫。
投资移民市场信心动摇
受监管趋严影响,投资者可能转向更具合规性、稳定性高的移民项目或国家,市场将进入观望期。中介机构及项目方需提高透明度,强化尽职调查流程,以重建客户信任。
倒逼CBI国家改革审查机制
为维护本国护照的市场吸引力和免签优势,预计CBI国家将被迫加强背景审查、提升入籍门槛,同时与美国和欧盟展开更密切的信息共享与反洗钱合作。
随着全球对金融透明度与国家安全的关注日益提升,“买护照”这条路径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投资人和相关机构应密切关注政策走向,谨慎决策,以规避潜在风险。